‘射’和‘矮’字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5:28:30
‘射’和‘矮’字的由来?

‘射’和‘矮’字的由来?
‘射’和‘矮’字的由来?

‘射’和‘矮’字的由来?
“矮”为“矢”和“委”,“委”在以前好像是“推”的意思,把箭推出去,不就是射吗? “射”为“身”和“寸”,就是身高只有一寸,不就是“矮”吗 从「矮」和「射」谈起 记得老友 Spock 曾告诉 TG 一件有趣的汉字对映.他说「矮」与「射」这两个字,写法和意义应该要互相「对调」才合理.也就是「矮」字的意义是「射」;「射」字的意思是「矮」.为什麼呢? 我们仔细地瞧瞧这两个字的写法.「矮」字拆开来,可以分成「委」、「矢」,望文生义地解释成「『委托』给『箭矢』的事」,那不就是指「射箭」这个动作吗?另一方面,「射」字拆开来则是「身」、「寸」∶当一个人的「『身体』只够用『寸』来度量」,这个人当然是个「矮子」.所以,「矮」字的意思是「射」;「射」字的意思是「矮」.很有意思吧! 当TG 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心中总觉得不太对劲,但却也不晓得要从何处反驳.几年下来,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籍,现在就能够有些自己的想法,晓得「矮」和「射」两字的演变过程.以下,我们先来聊聊「射」这个字. 许多文明发展的初期,就已经知道利用「弓」与「箭」来狩猎与作战.早期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於是我们可以见到殷商甲骨文中,对於「射」这个动作,就已出现许多种不同的文字写法∶ (「射」的甲骨文) 很明显地,这个文字所画出来的,正是「箭在弦上」的模样. 周朝金文亦承袭甲骨文的设计概念,同样画出「弓箭」的搭配,只不过有时意义更加齐备,多了一只抓住箭矢的手∶ (「射」的金文) 假设文字的发展不曾出现过小小的波折,今天我们要书写「射」这个汉字,应该成为「」、「」或「」这样的形态.然而事实却不然,因为我们见到「射」字的小篆写成了 ,将原本在甲骨金文中出现的左半偏旁「弓」部,用「身」字来取代.中国文化史上,小篆的地位算得上是第一次官定的正式文字.一当立下这种以「身」代「弓」的书写标准规范之后,便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的标准楷书的「射」了. 我们无法真正知道当时文字的演化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这种「异体字成为正体」的情况.不过 TG 读到瑞典「林西莉」女士在《汉字王国》书中的一种说法∶写错了!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结果. 如果我们再来看看「身」这个字在甲骨文与金文的写法,会发现「身」的写法竟与「弓」字有几份神似 (「身」的甲骨文) (「身」的金文) 「身」字用来代表侧身人像的凸出腹部,跟弓字的写法竟也十分相像. TG 认为,在秦初统一文字的过程当中,一方面知识份子早已积非成是,一方面是「身」字的笔画在美感上优於「弓」.就如同 TG 至今仍喜欢繁体字甚於简体的最重要原因,完完全全是情绪上的「非理性」反应.虽然手写汉字时,TG 也会为了贪图方便而写简体字,但在正式文件上,将书写方块做适度的填满,绝对比空乏单薄的几笔划来得「好看」多了…… 另一方面,「射」这个字的「身」字偏旁,依然可以讲出一套合情合理的说词(这就是「测字师」最擅长的事)∶「,弓弩发於身而中於远也,从矢从身;射,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就是这样地将「身」字偏旁,安置到他的解释当中. 此外,由於许慎本人大概没有甲骨文的资料可以考据,於是他才将「射」字的「寸」偏旁解释成「法度」;若对照一下更古老的金文,就可以知道这个「寸」的原形,是一只手握著一只箭的象形文,跟「法度」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 接著,我们再来想想「矮」这个汉字,为何是写成「委」、「矢」的组合. 先讲结果,TG 可以十分确信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形声」字.这个字在东汉时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而从其它的国语字典里可以发现,「矮」是一个比较晚期(约唐朝以后)才流通的字.通常愈晚造出来的新字,「形声」的比例一定愈高(要不然大家根本不晓得怎麼念).所以当人们开始使用这个字,用来代表一个人的身材矮小,一定是按照「从矢、委声」的原则. 「矮」字的右偏旁「委」用作声符,应该是合理的推测.但左偏旁为何要用「矢」做为「意符」呢?TG 并不想将「箭矢」的意义(像许慎本人最爱用的方法)硬凑上去.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人们以「同类推广」的方式来造字.
现代化学元素列表中,就有许多新造出来的汉字.当中一套规则,便是同类性质的元素,具有共同的文字偏旁.常温的固态金属,以「金」做偏旁;常温气体,用「气」的头来造字.於是,就连氢的人造同位素「氘、氚(读成「刀」和「川」)」,中文就依这原则,轻而易举地创造出来了.这就是 TG 所谓同类推广所造出来的新字. 所以,「矮」字的左偏旁,应该是从某一个同类的字所推广出来的.TG 假设,或许正是「短」这个字,由於与「矮」有相同的意义,因此而「启发」出来的. 以下仍然是 TG 的假设.这个到中古时期才流通出来的字「矮」,应该早在民间就有一种讲法(这时,我们先姑且认定它的发音就是「Ai」吧),其意义就是「身材短小」.当人们要为它凑出一个固定的汉字时,就仿照「短」字(「短」与「矮」是同义字),写下了「矢」字的左偏旁;而右偏旁的「委」则当作「声符」之用. 至於「矮」的发音为何?更精确地说,「矮」这个字在中古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委」的发音应该为何?虽然我们听不到古人的发音,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列出带有「委」字偏旁的一些字来比较∶ 委、倭、萎、诿、魏、诿、矮…… 看来,除了我们要讨论的「矮」字之外,其余这些「较古」(至少在汉朝以前就曾出现的字),全都读成合口型态的「uei、uo」.而「较新」(唐朝以后流通)的「矮」则读成「ai」.我们可以照用 TG 以前曾经写过的电子报《由「A」的发音到「我」的名字》,用「舌位逐渐升高」的观点来解释. 假设,这些带有「委」字偏旁的汉字,在上古的文化界,全都读成「ai」或「?ai(?代表喉头闭锁音)」,就这样地一直流传到了中古时期.「矮」这个新造字,也在这个时候建立起它的正式写法.然而一直到了现代,这些「较古」的、带有「委」字偏旁的汉字,经过两千年的演化,读音逐渐无法把持住原来低舌位的元音「ai」,慢慢变成了「ei」、乃至於后来再前方补上最高舌位的「乌」介音,成了「uei」.但是,新造字「矮」的流传时间较短,没有太多的演化时间,便还能保有原始的「ai」发音(虽然在闽南语中,该字的语音虽然还是「ai」,但读音却已经转成次一级的舌位「e」了). TG 再藉机牵扯另一件事.日本在上古时代(东汉年间)就被中国史书称为「倭」国.TG 并不相信当时记录者使用「倭」来指称日本人,是由於他们的矮小身高.TG 认为那或多或少也还是带有「音译」的意味.只要看看「倭」字在《诗经.小雅.四牡》中的用法就知道,「倭」字在一开始并没有今天「矮」的意义. 曾经听过一种考据说法,认为《汉书》上所称日本地区为「倭」,是「倭面土」的省称(这种说法 TG 尚不敢肯定其正确性……).而「倭面土」的日本发音,在《三国志》上便写成了「邪马台(音近於 Yamato、山门)」.另一方面,日本强势部族一向用汉字组「大和」二字来做为自称——「大」是族群自豪之下的附加字,可以不予讨论;而「和」字应该不会是无中生有,必须要配合他们的部族名才合理.「和」这个字到了今天,日语还是读成「wa」. 所以,无论是「倭」、「和」,这些汉字在上古应该都带有「A、阿」的发音.回溯这几条不同的线索,TG 相信「倭」、「委」、「和」的上古发音,应该就是读成「?ai」.然后在汉语这一系,喉门闭锁音或消失、或转成合口音,成了「ai」、「ei」或「uei」.在日语一系,则是保留元音,喉音变成齐齿与合口乎,成了「ya(邪马台的「邪」)」、「wa(和)」. 总而言之,所有不同语系的人名、地名等等,在一开始的翻译应该都是「尽可能地参照原始发音」.於是,上古中国用「倭 = ai」来称呼日本本土部族名;而古代日本则用「wa = 和」来称呼自己. 矮和射两个汉字出现这种「互为解释」的情况,正证明了汉字的造字绝对不是「无穷无尽」的;就是因为造字元素固定、规则有限,才容易出现今天这种有趣的巧合.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