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的来历与意义说明它有什么好的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3:46:56
柳树的来历与意义说明它有什么好的意义

柳树的来历与意义说明它有什么好的意义
柳树的来历与意义
说明它有什么好的意义

柳树的来历与意义说明它有什么好的意义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山东青岛地 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 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
  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
  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树”的象征意义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薛顺雄认为,柳树在晋代的文学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它是被认为是天地精灵之气所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珍奇的树,所谓“含精灵而寄生”、“是精灵之所钟”.
  2.它能刚柔相济,以应中和,而保休(美)体,不随便做任何无意义的牺牲,以尊重生命的庄严,以及保持生命的丰盛与价值,所谓:“应中和而屈伸”、“保休体之丰衍”.
  3.它能结根建本,有原则,能坚守,绝不任意动摇根本,是值得人敬重的,所谓:“结根建本,则固于泰山”、“信永贞而可羡”.
  4.它虽是被尺断(从原树上被切断,而成为一尺的片段下来移植,在先天上受了很大的伤害),却依然能够活得更坚强,更为滋长,生命的强韧完全突破了一切生长环境的困境,所谓:“惟尺断而能植”、“虽尺断而逾滋”.
  5.在它突破困境生长之后,它能不分彼此兼覆广施,而普荫众生,造福群类,所谓:“兼覆广施,则均于昊天”.
  6.它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而广泛地生长.也不在乎外在环境的变动,而正常地发展,所谓:“无邦壤而不植”、“干道之屡迁”.
  7.它能不扭曲自己,而皂然地生长,所谓:“配生生于自然”.
  薛顺雄先生进一步说明“柳”的象征意义.他说:“自汉至晋代一些文人所写的《杨柳赋》中,我们可以了解“柳树”在陶氏的当时,是有其如同上述的一些特殊意义的.而这个特殊意义,也正是陶氏想藉以用来暗示其思想、处境、个性、行为等的特色,所以他才会特别偏爱于柳树,才会特意撰写出《五柳先生传》这样的一篇文章,来做为自况,以示知于世人.(《论陶潜「五柳」的象征意义》,见于东海中文学报第八期)
  归园田居 ①
  少无适俗韵 ②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③ ,一去三十年 ④ .
  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⑤ ,依依墟里烟 ⑥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徐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 作者在乙巳岁(405)十一月辞彭泽令归田,《归田园居五首》可能作于次一年.这是第一首,自述离开仕途,归居田园,是适合本性的.在那简朴的乡村生活中,感到摆脱拘束返于自然的乐趣.
  ② “适俗”,适合世俗.“韵”,风度.
  ③ “尘网”,尘俗人事的束缚,这里主要指仕途.
  ④ “三十年”,有人疑当作十三年,因为从作者初仕为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经历的年数是十三而不是三十.又有人疑“三”当作“已”.
  ⑤ “暧暧”,昏昧貌.
  ⑥ “依依”,轻柔貌.“墟里”,村落.
  其二 ①
  野外罕人事 ② ,穷巷寡轮鞅 ③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 ④ ,披草共来往 ⑤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
  ① 这篇原列第二首,写隐居之后交游稀少,一切尘俗杂虑都已屏绝,所关心的只是桑麻.
  ② “人事”,指与人交给往来.
  ③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④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此句一作“时复墟里人”.
  ⑤ “披”,拨开.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陶渊明远离无法施展自己抱负的污浊官场,而归隐于他热爱的田园生活,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乡间的乐趣,自有一番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田园居》第一首),好一幅淳朴、宁谧的田园风光,生活其中,能不悠闲?“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田园居》第二首),悠闲生活也在其中.更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第五首),悠然自得的生活跃然纸上.还有“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天伦之乐亦表言里,好不惬意.
  但是,不管陶渊明是如何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如何用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壮志未遂的苦闷却永远也使他不能真正解脱.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使他无法不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归田园居》第四首),对劳动人民惨遭不幸的痛苦生活给予了强烈关注,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田园居》第三首),又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令人心酸.同时,壮志未遂的苦闷还不时不让他痛苦.诗人十分不满类似“羁鸟樊笼”的那污浊官场,盼望着人们“但恨多谬误”而“君当恕醉人”(《饮酒》最后一首),对当时社会现实以强烈的抨击.诗人不甘心抱负难施,在后期《杂诗》中,还念念不忘“少壮时,猛志逸四海”的大志.“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愤,终晓不能静”(《杂诗》第二首),将归隐生活时不甘于政治失意的极度不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抱负难施的愤慨、痛苦.并将自己勇于反抗和复仇于士族社会,对封建统治及官场嫉恶如仇的刚强,展现在《读山经》和《咏荆轲》中.
  鲁迅先生曾说:“(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道出了陶渊明归隐生活悠然自得的另一面:“济苍生”大志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这也正是他“所以伟大”的一面.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谭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知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雷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先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暖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举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提示:徐文长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幼有文名,但只考上一个秀才,以后屡试不就.他好谈兵法,积极参与当时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曾入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幕中,参预机宜,写过两篇对倭作战的方案,自称:“尝身匿兵中,环舟贼垒,度地形为方略.”后胡宗宪被捕下狱,他也受到牵连,忧愤成狂,抑郁而终.他怀才不遇,在仕途上备受倾踬,在文学上亦不得志.他与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同时,然却是李、王的反对派.他曾批判复古派效古人某篇某体是人而“学为鸟言者”(《叶子肃诗序》)当时复古派盛行.王、李之作遍天下,他自然受到冷落.徐文长生前虽有文集刊行,但鲜为人知.在他死后四年,袁宏道始偶然地在陶望龄的家中发现其诗集《阙编》,大惊异,叹为平生仅见,于是写了这篇传记.
  徐文长一生侘傺潦倒,其磊落不平之气,一 一发之于诗文,“愤激无聊,放言高论,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实力公安一派的先鞭,尤其是他批判理学之伪,提倡一己之适,蔑弃礼法,作狂傲世,更与公安三袁的处世精神相通.因此袁宏道的这一篇传记便不同于一般记述人物的行状.全文从徐文长的诗文不得行于世写起,突出他怀才不遇、备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于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间,寄情楮墨,表达了作者自己强烈的傲世疾俗的精神.
  赞五柳先生
  宏成
  曾于青史见雄文,
  今日会心千载魂.
  怅望百代一洒泪,
  寂寞铜驼对黄昏.
  精卫衔石心不死,
  刑天舞戚志长存.
  谁道风流无人解,
  我歌采薇泪纷纷.
  89/1/15,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