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巴西的热带雨林破坏殆尽,情况会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3:36:08
假设巴西的热带雨林破坏殆尽,情况会怎么样?

假设巴西的热带雨林破坏殆尽,情况会怎么样?
假设巴西的热带雨林破坏殆尽,情况会怎么样?

假设巴西的热带雨林破坏殆尽,情况会怎么样?
基本上厄尔尼诺现象会愈演愈烈!要不了多久,南极大陆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全球气候严重变化,总之会非常严重!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消失、水资源短缺、人口土地沙漠化以及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美国一位名叫有德华·巴斯的亿万富翁出资2亿美无,建造一座模拟地球环境条件下,生物多样性的生存问题。“生物圈2号”于1986年动工修建,位于美国亚桑那州图森北部的沙漠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温室结构。这座高大的玻璃和钢的构筑物占地3英亩多...

全部展开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消失、水资源短缺、人口土地沙漠化以及海洋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美国一位名叫有德华·巴斯的亿万富翁出资2亿美无,建造一座模拟地球环境条件下,生物多样性的生存问题。“生物圈2号”于1986年动工修建,位于美国亚桑那州图森北部的沙漠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温室结构。这座高大的玻璃和钢的构筑物占地3英亩多,由5个部分组成:一个拥有微型山脉的热带动雨林;拥有一个珊瑚礁和含水量水量为100万加仑的海洋; 一个种植着三个大洲草原以及一个沼泽地。它里边拥有数千种植物和动物,其中还包括8名“生物圈人”,一个占地半英亩园地供这些“生物圈人”种植自己需要的粮食和蔬菜。当初的想法是让这个密封而又与世隔绝的“生物圈2号”的居民们—四男四女以及3800种植物和动物—通过里面的空气、水和营养物的重复使用而能够生存下来;使“生物圈2号”成为一个更大的生物圈即人类居住的地球的一个缩影。但是长达几年的实验表明,这个巨大的温室不能复制地球上复杂的、大规模的生态系统。1996年9月,由多名专家组成的委员对“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这证明了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地球将无法生存。保护好我们和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的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将促进受教育者深切地理解全人类的利害息息相关,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互相影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不管来自北美、欧洲或亚洲,在地球周围积存构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整个地球;氟里昂积聚对臭氧层的破坏,影响的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引起的核放射并不仅限于苏联境内;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硫导致的酸雨却落到了不发达地区;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水域、生物食物链的传递和富集可能进入每一个人的机体;海湾战争的成千上万吨炸药和油井大火造成的地区性大气污染,决不会仅仅停留在阿拉伯世界的上空;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例如对南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过度采伐,其灾难性后果也必将是全球性的,等等。地球把自然界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也把地球上所有人类及其生产、生活活动联系成一个休戚相关,共存共荣的整体。我们必须谨慎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规划工农业的发展,科学地处理废弃物,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慎重地对待科学技术的利用,拯救地球,也拯救人类自身。
环境教育的实施,将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体地、深切地感受到,要关心地球、关心世界。世界应该建立起新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而首当其冲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必须制止;过时的、危及环境安全的工业设备、工艺流程的输出是不负责任的;有毒废弃物运往第三世界国家,或向公海、太空不负责任的排放等等,都是犯罪行为。
教育改革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环境教育紧密地联系着未来、联系着世界。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根据21世纪可预见的需求,就下世纪教育发展方向、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等进行学术探讨。会议认为,当前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有的挑战已远远超出了个人、民族甚至国家的范围,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要提倡“全球合作精神”,要“学会关心”。今日的青少年将是未来的主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者,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使他们从现在起就接受必需的环境教育,形成必要的环境意识,使他们长大后努力地保护人类环境,并使环境意识一代代传递下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