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7:20:20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

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是与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互相融合的.它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
  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在十九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把它称为“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在由蒸汽机、纺织机发明带来的工业化时代,而当今世界正迎来信息时代,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五大报告讲得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邓小平理论正是将科学社会主义同当今的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结合,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尽管还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还是可能的.正是根据这种形势,邓小平同志不仅为我们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而且为我们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他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
  第二,生产力大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生产力更是加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据此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还着重指出:“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
  第三,科学和技术大发展.当前,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正在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与“古典的共产主义”产生时的蒸汽机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邓小平同志说:“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来,美国出现了所谓“新经济”,实质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状况.根据这种新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
  生产力理论的一大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进一步深化和全面化.这种情况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学习他们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但又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压力,受到它们在政治上进行西化、分化的威胁,还会受到世界经济动荡以至金融危机的影响甚至袭击.所以,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去.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国家对经济和金融的宏观调控,顶住西方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压力,防止世界经济动荡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袭击,防止西化、分化的政治渗透,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现代经济的高度复杂化、市场化.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以后,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因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就是说,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列宁在经过军事共产主义时期之后,已经看到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错误,而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随着现代经济的高度复杂化,面对着多少万种、多少亿种商品和劳务,面对着纷繁多变的人的需要,更难以有效地直接按计划组织生产和分配.但多年来,一种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观点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根深蒂固.邓小平理论彻底廓清了这种看法.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六,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曾论述了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银行和工业融合而成的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占了统治地位,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新资本主义的特征.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更加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亚洲金融风波的爆发和深化也提醒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江泽民同志结合新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他深刻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从中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改革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既要有紧迫感,又不急于求成;既要坚定方向,又要分步实施,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迈出改革的新步伐.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