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或植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3:54:00
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或植物

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或植物
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或植物

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或植物
1植物 植物学对于农学类的专业是一门严肃的基础课,但是生活在我们的共同的环境中,对身边的种种植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探索逐步发现了神奇的植物世界,至今,植物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仍然有待科学去发现和探索. 通过一个学期的《奥妙植物学》的学习了解了众多的植物世界中的神奇,有着&动物世界完全不同的方式;植物寿命的奥秘, 植物的繁殖奥秘, 植物探矿奥秘,各种环境下的不同习性的植物的生长特性,等等. 植物世界的奥秘, 神奇的植物是我对这门课程最吸引我的地方,植物在改造这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人类活动也改变着植物的生长,我们彼此的相互以来,也让这门课程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培育出各种植物新品种,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例如:变换颜色的植物 英国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能够改变颜色的植物.这种植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因缺水而干渴时会自动变成蓝色;需要肥料而感到饥饿时会显示黄色;遇到有虫害侵蚀时则会自动变成红色.人们根据这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些都是科学家在实践过程中对植物的了解,同时利用科学的探索精神&知识而产生的独特的产物.但是同样非科学的改造往往让植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破坏.例如“水葫芦”的繁殖速度的错误利用,不但没有给我过水产业带来丰富的利润,同时给我们的河道,以及生态带来了威胁. 按理说,植物都是怕火的,它们干枯以后,都是很好的燃料.然而,有些品种的植物,大火却奈何不了它们. 落叶松就是一种不怕火烧的树种,它为什么能够“劫后独生”呢?这是由于落叶松那挺拔的树干外面包裹着一层几乎不含树脂的粗皮,这层厚厚的树皮很难烧透,大火只能把它的表皮烤糊,而里面的组织却不会被破坏.即使树干被烧伤,它也能分泌一种棕色透明的树脂,将身上的伤口涂满涂严,随后就凝固了,使那些趁火打劫的真菌、病毒及害虫无隙可入.因此,落叶松就成了火林中令人瞩目的“英雄树”. 在中国粤西山区森林中,有一种木荷树也是防火能手,能遏止火焰蔓延.它的树叶含水量高达45%,在烈火的烧烤下焦而不燃.它的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滋生,因此既能阻止树冠上部着火蔓延,又能防止地面火焰延伸.因此说,木荷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火树. 不怕火烧的植物奇也不奇,只是这些物种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身保护能力而已.而“吃人植物”更加让人毛骨悚然,传闻:马达加斯加神树.19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一些探险家到非洲探险.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里奇的德国人回到欧洲后,声称在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过一种能够吃人的树,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迫爬上这种树,树上几片带刺的叶子立刻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里面只剩下了一堆白骨. 传闻之二:爪哇岛“吃人柳”.据说这种奇怪的树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外形与垂柳近似,长有许多长长的枝条.枝条有的半垂在空中,有的拖到地面上.就像一根根断落的电线.行人如果不注意碰到这些枝条,它们会马上卷起来,像无数根绳索一样紧紧地把人缠住,使人难以脱身.接着,枝条上分泌出一种极黏的消化液,开始消化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直至把人体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光. 自然界的奥秘仍然有待发现,而兴趣正是我们去发现的动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增加了我对于植物学的基础只是更加让我对植物中的种种神奇,奥秘之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月12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1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15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17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19日 今天,我给大蒜换了水.发现大蒜的底部经过水的浸泡,薄薄的一层白皮已和大蒜紧紧地贴在一起,是肉色的,而大蒜的上部没有水的浸泡,还是那样的白.但是我发现白色的皮突出了一点,我猜想可能是又要发芽了吧. 3月22日 今天,我发现白皮突出的那一点点中,冒出了一根长约3毫米的小绿芽,我高兴极了,连忙换了水,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23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24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急忙换了水.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我想:这蒜芽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快?一天一看也长长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3月2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芽中最高的又长了5毫米,那根刚刚冒出头的小绿芽长长了2毫米,中间两根长了3毫米.最后我又换了一次水. 2动物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稹⒎捎鸷谏?吖庠蟆W斐ざ?肿常?谏?M取⒔藕焐?T谡釉蟆⑹?亍⑻帘呱嫠?偈场V饕?杂恪M堋⒗コ娴取P阅?捕?尚谢虿叫惺本僦够郝?菹⑹背5プ阏玖ⅰ?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