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50:55
台湾的地理?

台湾的地理?
台湾的地理?

台湾的地理?
一、地理位置
  台湾位於欧亚大陆的东南缘,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岛的中枢,北滨东海,与琉球群岛相隔600公里,西以平均宽度200公里的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相望.南缘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距350公里,东临广大的太平洋,在区位上,是太平洋盆西缘地区的南北与东西连结之枢纽,位置十分重要.
  二、范围与面积
  台湾地区的范围,主体部份包括本岛、澎湖群岛64个小岛及环本岛的20余个附属岛;其他拥有行政权或驻军的部份,尚有中国大陆福建外海的金门列屿、马祖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岛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
  主体区总面积虽仅3万6千余平方公里,但其四极跨越颇广,极西在东经119°18'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极东在东经124°34'30"(宜兰县钓鱼台列屿的赤尾屿东端)、极北在北纬25°56'30"(宜兰县钓鱼台列屿的黄尾屿北端)、极南在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 镇七星岩南端).合计跨经度5°16'27"、纬度4°11'5".
  三、自然地理特性
  (一) 地质
  岛弧作用形成的大陆岛,物种与欧亚板块者同源:台湾岛体位於欧亚板块东南缘,直到第三纪在距今1,200万年左右才因岛弧作用,台湾海峡陷落形成大陆岛.所以,台湾岛上拥有与欧亚板块同源的动、植物种.
  (二)气候
  北回归线横贯中央,黑潮主流流经东岸,气候温暖湿润:由於台湾岛中部有北回归线 (23.5°N)经过,南部气候属热带、北部属副热带,全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东岸外海有黑潮主流北上,携来热湿气流,配合不同季节盛行风,如冬季的东北风、夏季的西南风,在迎风坡及内陆山区致雨,使得台湾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雨量达2500公厘.
  (三) 地形及土壤
  山脉南北纵走,地形与土壤多样性高:台湾本岛地势的高低由中央山脉(又称台湾脊梁山脉)向东、西两侧低降,全岛依地势高低分成高山区(占全岛面积约30%)、丘陵及台地区(占40%)、平原区(约30%)三区.由於台湾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66公里,拥有丰富的海岸地形景观:东部断层海岸、西部隆起海岸(堆积沙岸)、北部升降混合海岸(叠置海岸)及南部珊瑚礁海岸.
  台湾地区的土壤受母岩、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人为及时间等因子共同作用下生成的,可分为十种类型:石质土和灰化土多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区,红黄色灰化土、棕色森林土及黄棕色壤多分布於海拔1,000~100公尺之丘陵区,海拔100公尺以下的台地、平原区则有红棕壤、冲积土、盐土、拟盘层土与砂性土.
  (四) 生物多样性
  台湾原是一个物种丰富的高山岛.全岛面积虽然不大,只有3万6千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植物种与动物种, 多样性相当高,特有种亦相当多.以1990年代统计数字而言,植物方面:被子植物约3,579种、裸子植物31种、蕨类植物638种、地衣类521种、苔藓类1,129种;而动物方面:哺乳动物62种、两栖动物29种、爬虫动物80种、鸟类约450种、淡水鱼约60种、昆虫约50,000种.
  四、人文地理特性
  (一)人口
  台湾在汉人移入之前,是南岛语族原住民的居住地,但因人数不多,所以台湾的人口成长主要在於汉人的迁移.西元1650年荷据末期,台湾人口5万人;西元1680年明郑末期,台湾人口12万人;西元1811年清朝中叶,台湾已有194万5千人;1905年日治初期,约300多万人,到1945年日本结束对台的统治时,约600万人;台湾光复以后,人口持续成长,且速度更快,西元2000年已有2,219万1,0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88人,仅次於孟加拉每平方公里872人,居世界第二位.台湾人口在城乡分布上,有向台北和高雄两大都会区集中之极化现象.二十一世纪台湾的人口结构将呈现高龄化及人口成长率持续下降趋势,但集中至都会地区及地方中心城镇之人口仍有持续增加之现象.
  (二)经济
  台湾农业由於耕地狭小、单位面积产量高,是典型集约稻作农业,未来因应周休二日及加入WTO的冲击,将朝向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矿产种类甚多,但储量不大,煤、硫磺、石油、黄金等矿产,开采历史悠久,可惜目前的产量,已趋枯竭.至於大理石、石灰石等的储量和产量均丰,是目前最主要的矿业资源.
  台湾工业发展,早期是轻工业,民国60年代开始发展重工业,70年代以后是高科技产业,目前政府正积极发展策略性工业,尽速完成工业升级,以赶上先进国家的工业水准.
  台湾的对外贸易早期为入超,民国60年以后转为出超,76年以后出超额逐渐缩小.出口商品以机械、电子产品、塑胶为大宗,进口商品以电子产品、机械、化学、钢铁为大宗.主要贸易夥伴,输出方面依序为美国、香港、日本等;输入方面依序为日本、美国、德国等.
  (三)交通
  台湾位於东亚航运网的中心,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兴建始於19世纪末,由於岛内地势西低东高、山脉南北纵走,故交通网的密度西高东低,主要交通设施以铁路、公路、海运和航空为主.
  (四) 聚落
  台湾的聚落可分为原住民及汉人聚落.原住民的平埔族聚落采游耕、狩猎混合的生活方式,以小米及高粱为主食,由於饮水、土地公有制度或防御等因素,聚落型态多为集村;高山族北部之泰雅族及赛夏族以散村为主,中、南部排湾族、阿美族、曹族则以集村为主,中部布农族及兰屿雅美族之聚落型态介於两者之间.日本地理学者富田芳郎认为台湾汉人的传统聚落形式,南部多为集村聚落,北部多为散村聚落;至於聚落形成的因素,南部多血缘性聚落,北部多地缘性聚落.台湾都市体系在日治时代被规划为西方现代型式,且开始著手建设,后来受太平洋战争影响,许多都市因轰炸受损,光复初期满目疮痍.光复后,在都市规划下,因商业活动与工业发展,聚落呈高度都市化现象,都市化程度达80%,并形成台北、高雄、台中等三大都会区.
  (五)政治
  台湾的政治地理随时代而变迁,大致可分四期:(一)17世纪前,南岛语族各族分治;(二)17世纪开始,陆续为荷兰、明郑及清领时期;(三)1895~1945年为日本人殖民时期;(四)1945年光复为中华民国一省,1949年至今则为分裂的中国之一部份.
  (六)观光
  直至今日,最为人知的台湾游记是1697年(清康熙 36年)浙江人郁永河所著的裨海记游.清朝中叶台湾开埠,外籍人士来台旅行者亦众,目的以自然观察、传教布道、种族调查、商务考察等为主.日本人治台前后,基於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理由,也曾有计画地派遣专业学者对台湾作全面性的调查,使得今日我们仍能由文献及照片掌握台湾全面开发前的部分原初风貌.日治时代台湾著名的8景有:双潭秋月(日月潭)、阿里云海、玉山积雪、大屯春色、安平夕照、鲁阁幽峡、清水断崖、澎湖渔火等.
  1949年国民政府来台初期,中日战争刚结束、又逢国共内战,社会一直处在戒严时期(直至1987年7月15日解严),经济凋蔽、民生困顿,国内休闲游憩活动不被提倡,学生户外活动由教育部及救国团规划寒暑假活动营队,国外观光被禁止,直至1979年因国民所得年年提高,加上解严等相关政策才获开放,至於大陆探亲的解禁则是1987年两岸关系的改善.这些改变除了造成国内休闲游憩业的蓬勃,也形成风起云涌的国外观光潮.
  2001年起实施「周休二日制」,人们休闲时间增加;加上网路科技的演进,旅行业界提供线上旅游资讯;这些要素皆促使台湾观光业更加蓬勃发展.
  (七)文化
  台湾原为南岛语族文化圈的一部份.17世纪初,汉人尚未大量移入前,曾被荷兰人占据38年(1624~1662年),接受欧洲文化影响.其后,汉人大量移入,发展出华南农渔业文化.19世纪末,割让给日本50年(1895~1945年)又融入大和文化;今日的台湾社会,是上述历史影响下的多元文化社会.
  (八)社会
  台湾的社会在17世纪以前是以南岛语族的社会形式为主,17世纪以后,来自不同原乡的一批批汉人移民进入台湾后,因为生存竞争而发生摩擦—移民与原住民之间发生冲突;移民与移民之间也爆发械斗;老移民与新移民也产生对立.然而,由於原乡意识的逐渐远去、新挑战或新统治者的出现,使得冲突日渐淡化、消弭,共同的命运感逐渐形成,於是300多年来,台湾的社会从一个移垦社会逐渐转变成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本土社会.
  http://twgeog.geo.ntnu.edu.tw/chinese/index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