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7:13:27
雷阵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雷阵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雷阵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雷阵雨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一般不会太久,总是来的很快很急,去的也很快很急.我印象中一般2-3小时就过去了.但有时间较长的.我觉得,要判断雷阵雨能持续多久,最好是到网上看看卫星云图,这样会准确一些.

梅雨季节,一般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才出现。一般在5月——6月。每年都不一定,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梅雨过后,意味着炎热的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长期晴空少雨炎夏的开始。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地区梅子黄熟时期,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连续不见太阳,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梅雨天气;又因这段时期潮湿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发生霉变,所以也叫“霉雨”。从大气角度来看,梅雨是初夏时期,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黄海直到韩...

全部展开

梅雨季节,一般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才出现。一般在5月——6月。每年都不一定,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梅雨过后,意味着炎热的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长期晴空少雨炎夏的开始。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地区梅子黄熟时期,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连续不见太阳,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梅雨天气;又因这段时期潮湿多雨,衣物及器具容易发生霉变,所以也叫“霉雨”。从大气角度来看,梅雨是初夏时期,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黄海直到韩国、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也是东亚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
在我国,梅雨的主要区域位于北至淮河一线,南至28°N附近即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到浙江北部一线,西至宜昌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范围。从形成因素来看,梅雨一般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梅雨锋面中,它是冷暖空气连续相持在长江流域所造成的。梅雨锋面从长江中下游延伸到日本南部,形成多云、多雨、多雾、多雷暴天气,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特大暴雨相间出现。在东海、黄海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带上,海面能见度极低,常常出现锋面气旋,加大海面风力。梅雨锋能维持稳定多长时间,梅雨就能持续多久。当副热带高压再次北抬,脊线移到北纬25度附近时,暖湿空气越过江淮一带,北方冷空气也开始北退,梅雨期结束,北方雨季开始。
每年梅雨的开始日期称为“入梅”或“主梅”,结束日期叫做“出梅”或“断梅”。气候统计表明,梅雨大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有时梅雨期间连阴雨过程中断几天,会出现两段或以上阴雨天气,有两段梅雨的,俗称“二度梅”。平均而言,每年6月17日入梅,7月10日梅雨结束,梅雨期24天。但具体到每一年,入梅、出梅的时间稍有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不完全一样。
在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常维持着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但雨带上降雨并不均匀,常有一个或几个暴雨中心。据统计,长江中下游的大到暴雨有40%集中出现在梅雨期内,梅雨期的暴雨在整个梅雨期乃至全年的降水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梅雨期的平均总降水量约为200一300毫米,具有北部较少、南部较多的分布特征。我国气候学家根据每年梅雨期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多少,将梅雨强度分为3个等级。阴雨日数多、降水量大的年份称为 “丰梅”,丰梅年梅雨期间降水量有时可达400毫米以上,约占全年降水总数的1/ 3到1/2;降水日期和降水量比较少的年份称为“枯梅”或“旱梅”。少数年份,雨带从华南迅速跃过长江、淮河,进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不出现梅雨,或者只有很少几天降水,降水量也寥寥无几,这种年份叫做“空梅”。
研究发现,入梅时间的早晚与梅雨持续时间、梅雨量有着一定对应关系,即入梅偏早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长,梅雨量大;反之,入梅偏晚的年份,梅雨持续时间短,梅雨量小。因此过早入梅或过迟入梅的年份往往是降水异常的年份,非涝即旱。在平均入梅日附近入梅的很多年份,其梅雨量在平均值附近,基本出现了较为正常的年景,呈现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现象。
正常的梅雨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正常生活。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种植的水稻,需要适当的水分满足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适当的降水给流域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弥补冬季降水不足的现状,适应人类、动物用水的需求;但若降水时间过长或出现暴雨,则容易造成积涝成灾,甚或造成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洪涝灾害。梅雨期间空气明湿度大、温度高,易造成霉菌大量繁殖,危害人畜健康。海面梅雨锋附近的海雾和大风,对海上航运和渔业生产也极为不利。
梅雨期间,阳光罕见,空气的湿度大,各种物品极易发霉,令人的心情郁闷。但是,梅雨期间是水稻等作物播种的好季节。如果这段时间缺雨或梅雨期太长,农作物的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梅雨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江河水位猛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或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或是没有出现明显梅雨,导致大范围的严重干旱现象,也同样给社会生产、国民经济带来重要影响。
总之,梅雨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极为密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梅雨的气候规律进行分析,对梅雨与社会经济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正确评估梅雨的社会影响,也包括做好梅雨的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及时地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梅雨信息,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梅雨小资料:
正常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上中旬开始,7月上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一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5月底6月初)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又称为“冷水黄梅”。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两个月。像1954年阴雨6月初就开始了,直到8月初才“出梅”,时间达到两个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迟梅雨常常多雷阵雨天气,人们把这种黄梅雨又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短梅”和“空梅”: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悔”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倒黄梅: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象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