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1:14:47
印度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印度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印度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印度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体制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 印度加尔各答麦丹广场
  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印度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接任总统,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称印度为所谓的联邦制国家,是 印度国鸟 孔雀
  主权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
  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4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
  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每个宗教在次大陆都有它的信徒.信仰印度教的人占绝大多数,为85%,其次为穆斯林、基督教、佛教、犹太教、拜火教、耆那教等,所有不同宗教和谐相处.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漂亮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业特大都市孟买可以说是印度宗教、种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市内除了以上各教的庙、堂外,还有著名的亚美尼亚教堂、神道教庙和大同教庙等.
  教育
  印度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全国现有350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 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人口识字率达到75%,但成人文盲仍高达3亿,居世界之首.印正在全国600个行政区中的598个推广扫盲计划,力争在“十一五”结束时识字率达到85%.2008——2009年,印6岁至14岁儿童入学率接近100%,但全国平均小学辍学率高达31%
  编辑本段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西线边界:克什米尔东半部(含拉达克地区),7世纪时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天中国西藏)版图,1242年吐蕃全境并入中国元朝(蒙古大汗国)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从此到中国清朝的1850年代都是中国的领土.183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王公向清朝驻西藏大臣求援,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忙于鸦片战争,不想救援,英国殖民者趁机占领,但清朝中央政府、清朝驻西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认,而且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不承认.东线边界:锡金、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东线边界:公元1228年,中国云南、缅甸东北部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统一了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邦地区等从来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不丹也与印度基本上没有联系,印度东部从来就没有和中国交界.锡金、不丹自7世纪开始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不丹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锡金大部分仍然是中国领土,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属于中国的领土.1890年中英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主要内容为:清廷承认锡金割给英国保护;划定中国和锡金的边界;由此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因为不丹印度在1949年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内容主要是不丹内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在不丹驻军,印度开始干预不丹,却导致了中国与这个曾经是中国领土和藩属国的国家一直无法建交.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 2008年1月,辛格总理在访问中国后不久,就到包括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视察,抛出推动印度东北边境地区开发的一揽子计划.11月8日,印度外长慕克吉又在中国达旺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访问时老调重弹,再次宣称印度对达旺拥有主权.印度强化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事实占领”和“事实开发”的做法,不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利于两国在安全领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协议签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战略对话层次增信释疑,可能也会阻碍中美关系提升的高度. 不论是东线的麦克马洪线,还是西线的约翰逊线,都不具有法律依据,从来没有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认.在中印边界谈判中,中国政府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在边界协定中,中国间接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为解决边界争端做出了重大让步.锡金王国是1975年被印度并吞的,北京一直拒绝接受这一既成事实.这次签署的边界协定规定,中印两国重新开放自中印边境战争以后一直封闭的一个锡金边界口岸,另外还准备在中印边境再开放一个口岸.在中印边界协定中,锡金被视作印度的一个邦,喜马拉雅山麓的纳图拉口岸定为边防和海关检查关口. 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 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 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 全线停火.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 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
  编辑本段计划生育
  印度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基数太大,育 印度民众
  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太高.同时,还有早婚早育、新生儿死亡率过高、为育龄夫妇提供的避孕服务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等诸多原因.印度政府制订了人口政策纲领性文件《国家人口政策2000》.根据这份文件,中央政府将成立一个由总理亲自挂帅的“国家人口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所有家庭福利和生育健康计划的实施,各邦也将成立由首席部长负责的类似机构.中央政府将在财政上大力支持有关部门推广计划生育、改善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基础设施、培训计划生育及卫生专业人员等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那些处于贫困和低收入阶层的人接受政府提倡的计划生育观念,这主要包括“妇女18岁前不结婚、20岁前不生育”和“小型家庭观念”.为此,《国家人口政策2000》提出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尽管人口控制政策已实行多年,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也希望自己的家庭只生两个孩子,但总体而言,印度试图控制人口大幅增长的愿望已经很难实现了.印度国家人口委员会近日承认,截至2010年的国家人口控制计划已经接近于失败. 2000年通过的人口控制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以防止全国人口超过11亿.然而,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再次落空,而且印度面临到2030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非常现实的前景.此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在其公布的《2008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估计到2030年时印度人口将达16.58 亿人,超过中国同年的14.08亿人,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报告还指出,2008年印度总生育率是2.78%.现今的印度,一名妇女平均育有3.9个子女,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一般有2至3个孩子,而受教育程度低的贫困家庭一般则有7至8个孩子.有一对夫妻甚至在婚后27年内生育了23个孩子. 更令人诧异的是,印度政府官员也普遍多生育.有人曾对印度议会的545位议员搞过调查,结果只有111人按照国家倡导的标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余的都分别生养了4到10个子女.鉴于印度生育的无序,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其称为“缺乏人口控制的典型”.印度男人很少关心如何避免多生孩子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妻子的事情,妻子应该知道如何避孕.然而,印度人不太了解都有哪些避孕措施.54%的农村妇女和74%的城市妇女表示,听说过某种措施,但没有使用过这样的措施.许多男人则肯定地说,他们的妻子在哺乳期不会怀孕.到目前为止,印度人避免多生孩子的最有效方法只有绝育手术.在全国29个邦中,这种手术已在26个邦得到推广. 印度人口的经济结构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农业人口始终占70%左右,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经济部门转移.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处于失业或者半失业状态.过去二三十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儿童已经或即将大批进入劳务市场,这预示着人口问题还将进一步恶化.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四大传统仪式走遍全世界,入境随俗是不变的真理.印度人有4大传统仪式,分别是出生、葬礼、婚姻和普迦仪式.除此之外,在印度旅行,你一定要知道印度的10项特殊习惯和6大禁忌,保你玩得开心、一路平安.
  出生
  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 印度教徒在恒河“圣水”中沐浴
  去的.印度人庆祝小孩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 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小孩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只.小孩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小孩未来的婚姻对象.
  葬礼
  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河坛火葬地点. 传统上,将死者抬送到火葬场的任务,应该由家属担任,但是现在大部份的人都交给专人处理.在印度,专门处理丧葬事宜的人,都是被视为种姓地位最低的贱民. 一般送葬的仪式都非常简单,但是比较富有的人家,可能会请乐师在前面演奏,浩浩荡荡地游行.火葬前,死者的长子必须手持油灯绕行遗体3次,当火葬柴堆被点燃时,死者长子必须将头发剃光,只在后脑勺留一小撮,然后到河里沐浴净身.火葬结束后,死者骨灰会被扫到河里,代表灵魂已经脱离躯壳、得到解脱.
  婚礼
  身穿传统服饰的印度妇女
  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 印度婚礼仪式相当繁琐,结婚之前,双方家长会透过充当媒人的祭司讨论嫁妆事宜,女方必须答应男女提出的嫁妆数量后,双方才选定黄道吉日、开始筹备婚礼.婚礼前一天,新娘必须根据传统化妆方式,开始抹油、沐浴、更衣、梳头、画眼线、抹唇砂、并且在脚上涂以红色、在额头点红色蒂卡、在下巴点黑痣,接着还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脚上绘饰汉那图案,然后洒香水、配戴首饰和发饰,最后是把牙齿染黑、嚼槟榔、擦口红,才算大功告成. 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 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普迦仪式(Puja)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只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 印度舞蹈
  司担任.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献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 “阿拉提”的过程中,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只赐予的力量. 通常在普迦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过的鲜花、蒂卡粉或水,称为“波拉沙达(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从寺庙膜拜出来,额头上几乎都涂有红色或白色的粉末.
  传统服饰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印度女性
  男性包头巾: 印度男性多半包有头巾,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 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著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Tunic),搭配窄脚的长裤(Dhoti),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著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印度妇女
  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纱丽穿著方式: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这块布称为纱丽(Sari).印度纱丽的穿著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著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Choli),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Ghagra). 纱丽最基本的穿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拉住纱丽布左边一端,塞进右侧的衬裙裙头. 2. 将纱丽布由右至左环绕下围,约三、四圈. 3. 接着用纱丽布在右前方折成四折,并且塞入裙头. 4. 然后将剩余布块,由左后方绕过右边腋下,披向左边肩膀上. 5. 最后直接将纱丽布披在肩上、或披覆在头上.
  饮食习惯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